林本利傳授「投資十誡」 做好2024財務預算 建立正確投資觀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早前出爐,大家都關心薪俸稅寬減削半、提高煙草稅、全面撤銷「辣招」等。留意香港經濟政策的同時,也不妨更新一下自己的財務規劃。早前經濟學者林本利博士為我們主持講座並分享理財原則「投資十誡」,教大家建立正確投資價值觀,提升理財能力及心理質素。

 
1. 不借錢消費 

努力讀書工作當然要犒賞自己,但不少人卻未有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就貿然先使未來錢,為買東西、去旅行、嘆世界而選擇碌卡或貸款,既沒有設定還款計畫,又忽略利息、手續費等事宜,令債務問題越加嚴重。林博士形容這是「一定無希望」的行為,並指出儲蓄之重要,好讓自己有本錢應對意外支出及緊急狀況、達成短、中、長期財務目標,而且有助維持個人身心健康。

2. 不單買指數基金 

股神巴菲特過往一直大推指數型基金(ETF),讓不起眼的ETF漸漸備受推崇。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的簡稱,透過購買不同類型指數(如股票指數、債券指數等)的成份股或債券,相當於購買一籃子的投資組合,譬如買進股神最愛的標普500 ETF,等於同一時間投資在全球500大上市公司,包括Meta、Google、Amazon、Microsoft、Tesla等等。然而,林博士認為,在當今市場不斷變化、預期回報較低的環境下,投資時應加倍謹慎,即使再忙也應抽時間打理資產或看公司年報,以「跑贏大市」為目標來選用不同的投資工具。

3. 不盲目相信投資專家 

林博士提醒我們,市場上充斥著很多有利益衝突的「專家」,與基金公司及投資銀行有密切關係,僅靠「財經演員」的身份提供「投資分析」,引導公眾買入「盈利欠奉,大而無當」的股票;賺錢的是這班「專家」,但虧本的卻是投資者。他建議大家理性分析,按照個人實際財政狀況進行投資,避免誤信「明燈」而弄得損手爛腳。

4. 不「貪勝不知輸」

香港股票市場在90年代處於非常繁榮的發展期,不少人都是抱持「長揸穩賺」的心態,希望持有的股票「長升長有」。不過,現時股市不明朗,「長揸」未必有利,林博士鼓勵大家在取得理想回報時,便要考慮將資產分批出售,不要總是期望在所謂的「最高位」才出貨,或致蒙受損失。 

 

更多林博士傳授的招財攻略:https://refresh.bokss.org.hk/tc/workshop/money-management
想知其餘「投資十誡」,歡迎登記成為Re:Fresh會員,觀看「不焦慮的理財原則」免費重溫影片,有助提升你的理財能力! 
 
 
參考資料: 
https://www.ifec.org.hk/web/tc/moneyessentials/debts-and-borrowing/take-new-loan/Borrowing-for-consumption.page
https://www.hsbc.com.cn/en-cn/financial-wellbeing/why-saving-is-important/
https://www.assetmanagement.hsbc.com.hk/zh/individual-investor/what-is-an-index-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