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4.23世界閱讀日 體驗閱讀的療癒力量

World Reading Day

你有多久沒靜下來,好好讀完一本書?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亞誕生及逝世的日子,同時也是「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Day)。你可有想過翻閱書籍,都可以為生活注入能量,感受療癒力量? 

 

「書目療法」(Bibliotherapy)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閱讀作情緒療癒(emotional healing),促進身心健康,而且不止於個人閱讀,更可延伸不同城市角落:英國Reading Agency在社區推動「幸福閱讀」企劃(Reading Well),由專家親自挑選關於心理健康的閱讀清單。 

 

如果沒有閱讀習慣,可參考以下4個建議: 

1. 想讀甚麼就讀甚麼:跟隨直覺挑選當下你最想閱讀的主題。 

2. 可按喜好跳頁閱讀:隨興翻閱,更可停留在觸動你的段落。 

3. 不勉強讀完整本書:讀不下去就放下,閱讀是與自己坦誠相待的方式。 

4. 自由選擇閱讀地點:沙發上、樹蔭下、咖啡店,找一個最自在的角落。 

我們總有提不起勁讀文字的時候,翻閱繪本或漫畫可讓人鬆一口氣,更可作為閱讀的起點: 

 

1. 繪本帶來安心感:當生活面對生老病死,閱讀相關題材的繪本可為小孩帶來撫慰,連大人也感到療癒。 

學習面對別離《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作品簡介:男孩找到離世爺爺留下的「天堂筆記本」,原來爺爺期待在天堂遇到多年不見的奶奶,更想到思念乖孫時化身塑膠袋,乘著風守護孫兒回家。讀到過世爺爺留下的筆記,男孩不再恐懼死亡,而且遙想爺爺在遠方看顧家人,將來在天堂共聚。 

 

2. 從漫畫重拾力量:當我們與故事中的主角擁有相似的經歷、體會相近的情緒,角色面對的掙扎及蛻變都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助力。 

重新思考人生《小森食光》 

作品簡介:在都市闖蕩多年後,市子回到故鄉過簡樸生活。她每天忙於在田裡種植、深山採摘、親自釀酒、製作料理。她在投入農務勞動與季節料理之中,感受大自然氣息與四季更替,重新思考理想的生活模式及人際關係。 

 

離開校園後與書本的距離更遠?不妨定期重溫兒時或少年時心愛的作品。每次重新翻閱就像剝洋葱,與不同階段的自己重逢。書籍是最溫柔且寬厚的夥伴,理想的讀物是閱讀時能夠與作品同步呼吸,讓我們獲得撫慰。試著從世界閱讀日開始,讓閱讀成為安身與安心之所。 

 

參考資料: 

"What is Bibliotherapy? " healthline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mental-health/what-is-bibliotherapy#how-it-works 

 

《療癒身心的書目療法》寺田真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