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照顧者必學的「五感減壓法」 10分鐘就有感!
「生命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雨中跳舞。」照料長期病患的照顧者都明白,照顧之路漫長,學會在雨中與被照顧者和家人共舞,正是照顧旅程的基本步。懂得回應自己身心需要,才能承載別人需要。作為照顧者,別忘記照顧自己。不論是擔當全職、半職、假日照顧者,你懂得忙裡偷閒,善用有限的時間舒壓嗎?學習在家中實踐「五感減壓」,可爭取短暫時間為自己放鬆身心。
在家隨時隨地都做到的「五感減壓」:
味覺:沖泡一杯花茶、熱朱古力,又或準備喜歡的小食,坐在舒適的椅子上慢慢細味。平時更可預備堅果、黑朱古力等健康零食,感到壓力上升時品嚐,可紓緩情緒。
嗅覺:在手巾點幾滴鬆弛神經的精油,又或點燃線香、香薰蠟燭等,讓身邊瀰漫怡人氣息。此外,也可在枕邊擺放薰衣草乾花,在小睡時放鬆身心。
聽覺:閉上雙眼,播放一些大自然聲音,例如雨聲、流水聲、海浪聲、鳥鳴聲,這些原始的聲音可以讓我們感到放鬆及平靜。
視覺:在網絡欣賞風景影片,例如鐵道旅行短片,以第一身視角飽覽各國風光,細看森林原野、雪山河川、櫻花紅葉等景致,觀看自然景色有助降低壓力荷爾蒙的水平。
觸覺:沐浴是放鬆身心的活動,水的衝擊力量可刺激感官,打開我們全身的觸感。簡單的一個熱水浴,足以沖刷一天的疲勞。擁抱心愛的毛公仔、厚毛衣等,都能啟動我們的舒壓模式。
從五感出發 感受大自然力量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在參與減壓活動時,即使時間有限,宜放慢節奏,專注於當下,感受每一個細節。儘量每天訂下休息時間,即使只有短短十分鐘,也好好坐下來放鬆身心。
在家中栽種盆栽,也能為我們帶來不同的感官療癒。例如迷迭香、百里香這些香草植物,既帶來清新氣息(嗅覺),更可作為料理佐料(味覺),而且觀賞綠色植物(視覺)、修剪枝葉(聽覺)、觸摸泥土(觸覺)等日常照料,可讓我們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觀察植物的生長,體現生命的活力。
學習忙裡偷閒 留喘息空間
「照顧者們」並不是社會的少數,目前全港有逾45萬名無酬照顧者,為家人、朋友或鄰居無償地提供照顧服務。長期照顧總有身心怠倦時,特別是照顧有特殊需要(如行動不便、患認知障礙症)的親人。若體力與心力不繼,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會倒下。許多照顧者24/7隨時候命,照顧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如果壓力過大,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治療。作為照顧者,別忘了為你的付出感到自豪。從今天開始,每天撥出一點me time,好好照顧自己,並謹記以寬容的心善待自己。
參考資料:
" The Five Senses May Calm Your Anxiety "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