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夠善良的我們》看透人生盲點 練習自我覺察 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台灣名編劇徐譽庭筆下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開播至今,其現實、動人又使人痛心的劇情引起觀眾熱烈討論。故事講述兩名同月同日生的女生簡慶芬(林依晨 飾)及張怡靜Rebecca(許瑋甯 飾),因愛上同一個男人何瑞之(賀軍翔 飾)而成為情敵。12年後,兩女已40多歲了,前者「贏」得所愛並已婚,後者仍是單身,她們通過社交媒體幻想對方活得比自己好,因而產生嫉妒,各自又在家庭、職場及生活間掙扎著。 

趕不走的心魔 無法察覺的幸福

《不》劇大部份由簡慶芬的視角出發,她看似甚麼都不錯,與丈夫何瑞之及兒子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也能每天穿得漂漂亮亮上班。不過,其實她總是在尋找生命的目標與意義,心裡一直有「鬼」:工作業績普通,上班是為免在家當黃臉婆,結婚多年後對「丈夫是否愛自己」一直心存懷疑;常常自我批判,認為自己只是對方前女友Rebecca的後補,甚至誤會丈夫送給自己的戒子與蛋糕,是根據Rebecca的喜好而定。 

她必須靠別人的肯定來撫平內心的疙瘩,從丈夫身上得不到,結果就跑去與別人出軌。直至得知Rebecca患上乳癌並快將去世,她才意識到跟自己糾纏的「另一顆粒子」即將離去,終於將注意力放回自己的身上。她後來亦發現,原來蛋糕是自己小時候愛吃的;戒指尺寸是奶奶告知丈夫的,還在Rebecca的手機中看到丈夫對自己的愛……一切的「威脅」與空虛,其實只是自尋煩惱;她總是專注在宿敵身上,而非自己身邊一直伴隨著的幸福。 

活在當下 提高自我覺察意識

很多時候,我們或會跟簡慶芬一樣陷入相同的盲點,時而追趕前方的目標,希望事事完美;時而忍不住看向跑道旁的人,在意他人的目光,卻甚少把專注力放在當下或自己身上,因而錯過了很多想法與情緒,也會常常感到焦慮、壓力、孤獨或沮喪。我們都忘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心理學博士Diana Raab撰文指,自我覺察是一種了解自己的能力,包括脾性、特質、動機、優劣點、慾望等,讓人能進一步進行自我反省,並設定適合自己且具意義的人生目標。 

既然自我覺察如此重要,我們可以如何提升呢?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Tchiki Davis提出以下幾個方法: 

1. 練習靜觀

靜觀能引導我們了解自己的內在狀態,觀察自己的想法,並注意觸發自己情緒起伏的原因。 

2. 記錄感想

記錄自己的感想,等於向內心脆弱的部份敞開心扉,能揭示自己想不出、埋藏在內心的真正想法,就像與潛意識對話,有助發現生活中一些「卡住」的地方,然後探索那背後的意義以深入了解自己。 

3. 聆聽回饋

我們難以客觀地作自我評價,可能會因此而錯過了一些要點。這些時候可以詢問親友、熟人對你的看法,包括你是如何處理某些事情、你是如何解決一些奇怪的狀況等等;切記要抱持開放的心態去聆聽,聽後要重新調整或作出改善,從自我覺察邁向自我提升。 

 

參考資料: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empowerment-diary/202201/self-awareness-and-setting-intentions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click-here-happiness/201903/what-is-self-awareness-and-how-do-you-ge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