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__對談】把脈可知抑鬱焦慮狀態 中醫拆解情緒病因
面對抑鬱、焦慮等心理困擾,一般會從西方心理學入手,但原來中醫也有一套治療情緒病的理論。今次邀請註冊中醫何慧潔,從中醫角度談談情緒困擾的成因。
中醫心理學
主流的心理治療學以弗洛伊德為首,始於19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已超過一百年了。在中醫領域亦有心理學這門學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萌芽,雖然有著一個世紀的時差,但憑藉近千年的養生理論為基礎,中醫心理學以有別於西方學派的方向蓬勃發展,尤其重視身心合「醫」,主張透過身體入手處理「心病」。
中醫學以「情志」來泛指情緒或心理活動。何醫師表示,中醫指人有「七情」的情志變化,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都會引致我們這些情緒反應,例如失戀、喪親等經歷使人傷心難過實屬正常,但若果負面情緒持續過久,又或因小事而引發過度的情緒反應、對本來喜歡做的事情失去興趣、經常感到疲倦、無法處理日常事務等,都有可能是情緒健康的警號。
把脈可知「心病」
何醫師形容,患有抑鬱、焦慮等病症的人士,其脈象會有異,反映氣血及陰陽不平衡、臟腑功能出問題等。以焦慮症而言,有可能因為不同的症型導致,例如心膽氣虛、肝火過盛等,各狀況都會表現出較突出及不同的脈象或面色。
何醫師強調,由於中醫是主張個體化的治療,所以說到有關情緒問題導致的脈象,就沒有籠統的標準答案,而是透過脈象及症狀反應去得知一個人的身體問題,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過度思慮傷脾胃
何醫師指,情緒與人體的臟腑有密切關係。「思」是「七情」的一種,即感到憂慮、會想很多事情,所謂「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就是指思慮過多,會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中醫視脾及胃為一組,與消化系統的關係最為密切,有助人體從食物中吸收營養及精華,形成氣血並供應至身體各部位。因此,當人過分憂思時,會引致食慾不振、食不知味,變相影響氣血生成;如果女性思考太多傷及脾胃的話,則有機會引致月經週期紊亂、脫髮、面色差等。
陰濕天氣誘發精神不振
何醫師又指,中醫學認為天氣與情緒亦是息息相關。當天氣較為潮濕、天色較陰暗時,使人的情緒變差,譬如北歐冬天日照短,人體吸收不夠陽光而使維他命D生產不足,以致憂慮的情況相當普遍;又舉例,受情緒困擾人士在天氣潮濕多雨時,全身肌肉酸痛的情況會變得嚴重,何醫師認為這情況與「身心症」不無關係,即情緒不好而導致痛症產生,而痛症亦會令情緒變差,形成惡性循環。而從中醫角度亦不難理解,天氣冷即陽氣不足,會使氣血循環變差,「不通則痛」,於是導致痛症加劇。另外,潮濕天氣會令氣血流動變慢,使人有頭身困重的感覺,容易感到疲累、精神不振等所謂「濕阻」的表現。
寒底、熱底? 哪種體質最易受情緒困擾
何醫師表示,有些人特別容易有情緒問題,可能與先天因素有關,例如遺傳。
性格亦是原因之一,較隨性的人較少患上抑鬱、焦慮等;相反,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會較容易受情緒困擾。她提到,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等人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九種體質,其中一種稱為「氣鬱質」,這種體質的人士傾向出現情緒低落,容易緊張、焦慮、易受驚、壓力大、失眠等問題,甚至較易患情緒問題。
走出情緒困擾 這些生活習慣要避免
除了是遺傳、性格的使然,何醫師指出一些生活習慣亦有可能使人較易受情緒困擾,包括經常飲含有咖啡因飲品會使人急躁、經常飲酒則會引致睡眠問題,加上作息不定時、偏食等壞習慣,漸漸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據她的看診經驗,不少人傾向到最後一刻才處理事情,令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又或平日長時間待在家裡,沒多少朋友、與家人關係又不親密,這些人士一般較易出現情緒問題。
資料:
https://necis.nhu.edu.tw/Object/download.aspx?File_System_ID=1b0132d3-f2b4-45a2-9922-630c41bf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