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自療》:「睡眠日記」重塑規律 一夜好眠不是夢
睡眠佔了人生約三分一的寶貴時間。你滿意自己的睡眠質素嗎?每晚是否很難入睡?轉工、結婚、懷孕、患病、退休……我們的一生都會經歷成長階段的不同變化,身份和責任的轉變會成為生活壓力的來源,身心勞累更難好好入睡。
有研究發現,每十個香港人就有四個面對失眠難題。我們常因工作、家庭壓力而犧牲了睡眠的質和量,失眠正是提示我們生活失衡的身體訊號。《失眠自療》課程將幫助正受失眠困擾的你重新建立睡眠規律,提升睡眠質素。課程以「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為基礎,輔以實證理論與切身應用,介紹基本睡眠知識,配合電子睡眠日記,監察睡眠狀況,助你調整生活方式及睡眠習慣,應對難解的失眠問題。
關於課程
課程涵蓋:
7節單元、2個練習
課程時長:
教學影片約64分鐘(另設約21分鐘自學練習)
觀看次數:
平台設有重播功能,歡迎溫故知新,加強學習效能
學習目標
- 
	
認識睡眠及失眠
 
- 
	
掌握放鬆身心技巧
 
- 
	
建立健康的睡眠規律和生活習慣
 
- 
	
調整對失眠的普遍誤解、對睡眠的合理期望
 
遇到這些情況,推薦你來參加:
- 
	
生活節奏忙碌而難以放鬆
 
- 
	
患輕度失眠問題或睡眠困擾
 
- 
	
因不同壓力來源導致睡眠質素下降
 
- 
	
希望學習如何改善睡眠習慣和生活方式
 
認識「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是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的首選非藥物療法,有效識別及調整多項影響睡眠品質的思維,透過睡眠衞生、睡眠限制、放鬆訓練及認知療法,改善睡眠習慣及行為。
課程導師
鮑海茵(本處臨床心理學家)
自助課程《失眠自療》作者
課程大綱
第1課:失眠自療簡介
- 
	
失眠評估問卷
 
- 
	
認識「認知行為治療」
 
- 
	
了解失眠成因
 
- 
	
認識睡眠日記
 
- 
	
睡眠日記教學
 
- 
	
第一週小測驗
 
第2課:知己知彼
- 
	
人體的生理時鐘
 
- 
	
認識「睡眠驅動力」
 
- 
	
互動遊戲:生理時鐘的作息參考
 
- 
	
了解睡眠週期
 
- 
	
睡眠真的重要嗎?
 
- 
	
第二週小測驗
 
第3課:動靜有時
- 
	
互動遊戲:咖啡因小測試
 
- 
	
睡眠都要講求衞生?
 
- 
	
失眠的幫兇
 
- 
	
認識限制睡眠法
 
- 
	
安睡時間
 
- 
	
第三週小測驗
 
第4課:重建睡意
- 
	
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
 
- 
	
睡床與失眠的連繫
 
- 
	
新一週安睡時間
 
- 
	
第四週小測驗
 
第5課:休養生息
- 
	
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
 
- 
	
認識身體的受壓反應
 
- 
	
辨識早期壓力訊號
 
- 
	
自學練習:靜觀呼吸練習
 
- 
	
自學練習:漸進式肌肉鬆弛法
 
- 
	
第五週小測驗
 
第6課:安枕無憂
- 
	
有關睡眠的想法和態度
 
- 
	
應對謬誤的思想調節
 
- 
	
實際行動助安枕無憂
 
- 
	
第六週小測驗
 
第7課:預防復發
- 
	
失眠Checklist
 
- 
	
預防復發錦囊
 
- 
	
預防復發Q&A
 
- 
	
與失眠共存
 
- 
	
失眠評估
 
課程涵蓋:
7節單元、2個練習
課程時長:
教學影片約64分鐘(另設約21分鐘自學練習)
- 
	
第一課:失眠自療簡介(約13分鐘)
 
- 
	
第二課:知己知彼(約14分鐘)
 
- 
	
第三課:動靜有時(約9分鐘)
 
- 
	
第四課:重建睡意 (約9分鐘)
 
- 
	
第五課:休養生息(約9分鐘)
 
- 
	
第六課:安枕無憂(約5分鐘)
 
- 
	
第七課:預防復發 (不設教學影片)
 
- 
	
自學練習:【靜觀呼吸練習】及【漸進式肌肉鬆弛法】(約5及1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