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禮貌運動 5個「避雷」說話技巧 讓別人不生氣又聽進批評

要改善態度的又豈止是職業司機?特別是在心急、躁底的時候,大家都有可能「禍從口中」,讓冒犯的說話衝口而出,即使是善意提醒,若以不合適的方式表達,馬上會變成刺耳的批評,小則引發口角,嚴重可致對方動武。 

究竟如何說話,既有效表達心裡真正的意思又不致得罪人?美國認可職涯啟導教練Adina Zinn及法律博士Jennifer Mueller提出以下幾個避開談話「地雷區」的實用技巧,助你與人順利溝通,免傷和氣。 
 

1. 以「我……」為開首(I-statements) 

說話時以「我」開頭,聚焦在自己想表達的觀點上並附加原因理由,讓對方留有表達意見的空間,也能減低指責意味。 

嘗試這樣說: 

「你從來都不會按時交文件!」è「我覺得有點不知所措,因為我無法把你在限期後遞交的資料加進報告裡(讓對方客觀了解你的立場)。若你下次能按時甚至提前一、兩天提交文件(向對方清晰表達感受及希望),我將會非常感激你啊!(不會令對方感到被冒犯)」 。
 

2. 三文治式讚賞(Praise sandwich) 

以「讚賞è批評è讚賞」的次序,先稱讚及認同對方的付出,然後指出對方做錯或需改進之處,最後再次給與肯定及鼓勵。這技巧能讓對方減低防禦心理及負面情緒,因而較易聽進負面意見,並更開放地接納建議。要留意!若讚美內容太牽強、對方傾向直白的溝通方式或是個習慣忽略他人建議的人,「三文治式」技巧該會無效。 
 

3. 讓對方感到被需要 

世上無人完美,相比起將不滿情緒發洩、指責對方以使其難堪,更實際的解決方法,該是確保對方不會重複犯錯,建議以「請求改變」來取代「指正錯誤」及斥責。 

嘗試這樣說: 

「你總是吃得亂七八糟!」è「食完飯後,能請你幫忙清理飯桌嗎?」。這方式能把談話焦點放在未來而不是過去,對事而不對人,讓對方感到你的期望及需要,從而較易聽取你的建議。 
 

4. 避免將個人情感強加於人 

給別人意見時,盡量使用中性或客觀字眼,不應投入過多個人情感的內容或負面含義,以表尊重,亦可避免不必要的誤解甚至使人感到被侮辱或歧視。舉個例,有些人會說病重的人在「受苦」,但病人其實可能並不是每天都在痛苦中度過的。同樣,稱殘疾人士「行動受限在輪椅上」亦可能有所冒犯,他們或會認為輪椅是個方便的移動工具,能助他們獨立完成本來需要他人協助的事情。 
 

5. 不慎冒犯後要誠心道歉 

道歉也是其中一種說話技巧。難得對方有勇氣表明被你的說話冒犯了,就請珍惜這麼坦誠的交流,不要急著把錯推到對方身上,必須從錯誤中學習,可告訴對方你感到抱歉,沒有意圖造成傷害,承諾以後會「三思而後言」,並說一聲「謝謝你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此外,別試圖要對方解釋被冒犯的原因,因為他們未必希望挖開自己的傷痛或弱點讓你看見。 

參考資料: 

https://www.wikihow.com/Talk-Without-Offending-Anyo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aise_sandw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