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父母都會焦慮 3大關鍵策略處理情緒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父母常常感到焦慮,尤其是面對青少年子女時,往往面臨許多挑戰。你是否曾想:「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和我分享?」這種擔心源於對孩子行為的關注,以及對他們心理健康的記掛。
當父母感到低落或焦慮時,家庭氛圍會受到影響。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情緒的變化,這可能使他們更加退縮,不願意與父母分享內心感受。想像一下,在你面前的兩個人,一位釋放負能量,另一位則和諧平靜,你會更願意接近誰?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父母的心理健康與青少年子女的情緒狀態息息相關。研究顯示,約17%的青少年感到焦慮,而約20%的母親和15%的父親也有類似情況。當父母情感不穩定時,孩子可能對他們的支持感到不安,導致親子之間出現隔閡。
探索個人需求 覺察自我情感
所以,學習作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相當重要。父母可以探索自己的情緒和需求,這正是情感健康的第一步。先來認識自我覺察的3大步驟:
Aware(覺察情緒):我感到有點擔心,當我見到孩子整天玩手機(面對的情況)
Accept(接納情緒):我擔心是正常,因為我期望多與孩子交流 (好意或期望)
Action(轉化情緒):當感到擔心時,我試著深呼吸、說出來或寫下來(給情緒一個出口)
在理解和轉化自己的感受後,可以進行一些放鬆的活動,例如瑜伽、靜觀或散步。與親友或專業人士(如輔導員)談談自己的感受,分享經歷,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
學會照顧自己 才能支持孩子
父母的情緒反映出家庭的氛圍。當你感到輕鬆自在時,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更願意與你分享他們的生活。
無論工作多忙碌,父母應提醒自己適當放慢腳步,留些獨處時間,給自己安頓和消化情緒的空間,才能更有心力和能力去理解子女的感受和需求。讓孩子知道,無論他們的情緒如何,父母永遠在這裡。理解子女的心聲和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都是從理解自己開始。你準備好與孩子拉近距離了嗎?
參考資料:
Weissbourd, R., Batanova, M., Laski, M., Mcintyre, J., Torres, E., Balisciano, N., Irving, S., Eskander, S., & Bhai, kiran. (2023, June 2). Caring for the Caregivers: The Critical Link Between Parent and Teen Mental Health.
https://mcc.gse.harvard.edu/reports/caring-for-the-caregivers
撰文︱潘巧珊(Michelle Poon)
作者簡介|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教育輔導文學碩士,曾任職於不同學校及社福機構。為日本粉彩希望藝術協會(JPHAA)和諧粉彩正指及準指導師,以及韓國KACA藝術手工皂導師,擅長以藝術手法舉辦不同小組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