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專欄】給剛結束友誼、現在沒有知心朋友而感到孤單的你

撰文|楊健恩(衛生署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永久會員)

終於鼓起勇氣結束沒有營養的友誼,那然後呢?社交關係大洗牌,身心仍在重整中,保持優質的生活,便可讓自己順利過度到人生的下一章。 

1. 適當哀悼早逝的友誼而不沉溺

本來一起消磨的時間現在變成空白,可能會有點不習慣,甚至懷疑自己的決定。這時候不要卡在應不應該結束關係的思想陷阱裡,這個問題本在分開前便已經想清楚;誰是誰非,在離開後再深談已經沒有意義。 

但你仍然可以覺得可惜,並真誠地接觸內在這個婉惜的部分,並在身心平穩時收拾東西、藉以收拾心情。長久的友誼,可能累積下來一堆紀念品——對方送的禮物、手信、小紙條等等;清理掉它們、減少日常生活會令你想起對方的物事,有助你更快復原。將物品堆放在一起、逐樣檢視:有用又不常用的,可以留下;沒有用的,環保轉贈或回收;常用而喜歡的,可考慮換一個新的,舊的則轉贈他人。生活中想起對方的時間愈少,便愈有空間尋找其他更有意義的關係。 

不用急著短時間內清理,但也不要過分延長而變成沉溺。視之為健康生活中的恆常執拾,丟掉舊物象徵丟掉你倆之間曾經有的無限可能,你可能發現原來不太難割捨,甚至有點疏通積滯的舒𣈱感覺。 

2. 保持堅定的自信而不自戀

由決定跟他/她再見不是朋友的一刻起,你總有想過你們性格不合的地方:譬如你愛靜他/她愛熱鬧、你愛深入交談他/她愛嬉皮笑臉,慢慢的便容易落入批判對方的個性及不足。太過陷入這種「他/她的人品其實不是很好」的想法,可以帶給自己短暫的肯定甚至些許站在道德高地的假面自信,但發展過度便會演變成自戀,或被視為抹黑前好友的人,直接影響其他人對你的觀感。即使新朋友沒有馬上表達不認同你,但心裡可能會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跟你親近又疏遠而被你抹黑的人,直接阻礙你發展新友誼。 

再見不是朋友、但不需要成為敵人。在街上遇到,不必裝熟絡的互道寒暄,可以保持距離避免尷尬,迫不得已面對面踫上的話,簡單Hi bye基本禮儀完畢便可各走各路。大家的緣份已盡心照不宣,亦可表現厚道不用對外解釋太多。 

3. 學會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暫時未有新朋友入替,便學習給自己最好的陪伴。從檢視生活作息與飲食健康,到為自己訂下每年目標成為更好的自己,你愈懂照顧及提升自己,你便愈能散發一種不慌不忙、正向自持的氣息,增加其他人想認識你、靠近你的機會。 

閱讀與人際關係有關的書籍、增加自己的社交技巧及處理衝突的能力。逝去的友誼可能不只因你倆性格不合,還可能是你們處理不同意見的方法不夠成熟、無意間傷害了對方的自尊,造成難以修補的嫌隙。經一事長一智,學習更好的處理方式,決心處理自己性格的盲點,增加將來建立健康友誼的機會。 

4. 讓自己成為有趣、多話題的人

接觸時事國際議題、上天下地廣泛閱讀,什麼都懂一些而有某幾項懂得較多,你便有機會跟各行各業的人聊天。所有人際關係皆由溝通開始,如果你一天到晚只玩一個電子遊戲,其他事情不聞不問,那你的朋友圈便可能只限於跟這個遊戲有關的人。 

不必迫自己學習不喜歡的東西,而是漸漸擴闊感興趣的範圍。多從不同的渠道接收資訊,尤其不要單靠單一社交媒體認識世界,因為社交媒體會紀錄你的電子足印,而呈現你常接觸的某類資訊,直接限制了你的精神食糧的多樣性。你的視野愈闊,便愈大機會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5. 製造交友機會:主動而不進取

離開校園後的社交生活跟在校時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者有較多機會:學校有活動要互動、有小息可以閒聊,較大機會跟不同的人發展友誼。離開校園的社交接觸則要雙方刻意製造及配合。 

想跟對方做朋友,初期可小心試水溫:以「逢二退一」的方式,避免自己過度進取嚇怕對方——譬如與新同事,你已主動提出跟對方一起吃午飯兩次後,待對方主動提出跟你一起午餐至少一次,你才作下一次的主動邀約。有來有往的關係,才有平衡互補的健全基礎。 

2022年有一研究(Rahimah et al., 2022)訪問了155個大學生,當中有超過一半(58.2%)認為自己曾經歷或正在經歷不健康的友誼,反映問題的普遍性。願各位能在混沌中的一些線索及依據,幫助自己建立更有意義的生活! 

 

作者介紹:楊健恩現為半職醫管局半職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具十年臨床經驗,兼為美國安全圈養育課程認證導師。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對於為育兒及家庭問題所困擾的人有多一份理解及同理心,結合家庭治療的訓練,幫助她在工作中更快捷地處理問題,同時經營Facebook專頁「心理學媽」,推廣以實證方法有效育兒。
 

參考資料:Rahimah, S., Abidin, M. Z., & Fadhila, M. (2022)The Effect of Toxic Relationships in Friendship o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Islamic University Students. TAZKIYA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 (2), 15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