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專欄】從微創傷中成長的我們,3個建議改變與年邁父母的關係
撰文|楊健恩(衛生署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永久會員)
成年後的你,每一次與父母見面或通電話後,會否總是感到心口不𣈱快、像被石頭壓着般鬱悶?混雜著絲絲的厭惡與煩躁,但又有一點不捨甚至些許內疚。懷著這樣複雜的心情,剛見完面的你,感到鬆一口氣,同時思忖著下一次差不多要見面的時候,又要再來一次以上循環的無奈。
首創家庭系統治療的精神科醫師Murray Bowen,為以上心結提供指引。他是家中長子,有四個弟妹,成年後的Bowen事業有成,與原生家庭逐漸疏遠。初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後來總覺得空洞洞的,便接受心理治療。當時流行心理分析,可是當他接受了幾年治療後,並沒覺得生活有多大改善,從治療走向自療,終於發現與原生家庭重新連繫,原來是更了解自己、與自己和解的關鍵。
你希望與父母維持怎樣的關係?你想踏前一步試試看,還是維持原狀?你會否有這樣的掙扎:無論平日的自己有多專業多自持,對著父母時,很容易便將一切拋諸腦後;父母的一兩句說話甚至乎只是一個眼神,已能令你馬上動怒。Bowen的家庭系統治療(Systemic Family Theories) 提供了以下建議:
1. 改變自己回應父母的方式
我們改變不了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但可以改變自己回應他們的方式。
2. 不做家人間的傳聲筒、和事佬
我們應與原生家庭建立單對單的關係,不做任何傳聲筒、和事佬的角色。譬如媽媽在你面前抱怨姊姊。如果你心情還好,你可以選擇聆聽媽媽訴苦;但如果你覺得厭煩,甚至乎覺得媽媽又在拿你發洩,從不向姊姊直接表達不滿,便可以試著直接告訴媽媽:「對不起,媽媽,我知你很不開心,但我不想聽你對姊姊的想法。如果你對姊姊有任何意見,請你自己直接告訴她。」如果媽媽真有改善,試著看看有沒有可能跟媽媽更靠近,譬如分享多一些自己的事情和感受;但如果媽媽沒有回應,依然故我,你可以選擇跟她減少見面以保持自己的身心平衡,而不是只在抱怨媽媽不改變的同時自己亦在原地踏步。
3. 試試從跨代傷痕中了解父母的過去
父母的無能或許源自他們的上一代,甚至乎是時代的創傷。當我們能夠看到有可能影響父母的環境因素時,或許就能從那些理解上,建立對父母不同的看法:「他不是故意要忽略我的感受,而是他自己也是這樣成長的,他不知道那並不足夠。」看到代代相傳的影響,從理解中找到包容的落腳點,或許便能放棄改變父母的渴望,而試著接受他們的不足。在接受這個大前提下,找到與他們保持聯繫的自在方式。
Bowen金句:Go Home! 「回家吧!」與父母重建連繫,最終成敗與否,你一定會在過程中了解自己更多。
註:本文只適用於經驗微創傷的成人子女,尤其不適用於在父母的嚴重虐待中成長的人士。有時候,保持距離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