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__對談】過自己想要的人生!社工爸爸教你應對原生家庭的影響及教養子女要訣

從孩子睜開眼睛開始,「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就是他們第一個接觸世界的橋樑。他們從中建構自己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及對社會的認知與理解,影響亦會延伸至他們長大後,甚至可能是他們的下一代。本處註冊社工Jerry將從專業及為人父親的角度,講解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並分享心得如何防止那些負面影響帶到下一代。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成長

普遍人認為原生家庭只是指由孩子與父母組成的家庭,Jerry指這個概念可以更闊,包含一個人早期長時間成長的環境;家庭組合亦不限於親子,還包括兄弟姊妹、親戚,甚至超越血緣關係的養父母等等。原生家庭從兩方面對個人成長構成影響,一是如何看待自己,另一是如何與其他人事物的相處。人是經驗動物,原生家庭作為我們最初的經驗,家人如何看待你,就會成為「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養分。我們如何與人相處及互動、回應別人的要求等等,也會受原生家庭所影響,例如家人傾向對任何事感到緊張焦慮,孩子在應對事情方面亦可能容易有相似反應。
 

影響的原型

在耳濡目染下,不少人認為原生家庭的影響總是負面的、不好的。Jerry提醒大家應以中性、平衡的角度去看待我們被原生家庭型塑的特質。影響本是無法控制,是好是壞會隨時間及環境改變,關鍵在於我們採取甚麼調節及應對方法。他補充,有些人會以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特質,去解釋自身某些性格及行為模式;若這樣做令人有好的改變當然沒問題,但單純地用來開脫某些問題的話就沒甚幫助。Jerry以其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影響為例。他的父母非常關心別人,影響他不忍看到別人受苦。為人服務,一方面成為了他的追求及自我實現,繼而走上社工之路;但另一方面卻使他習慣視別人比自己更重要,所以他會不時提醒自己避免這感受太過強烈,又學習不讓這些特質過度干涉生活。
 

3個方法分辨原生家庭的影響

究竟要怎麼意識或分辨自己的一些行為模式或價值觀是受原生家庭所影響呢?Jerry認為可以從三個方向檢視,包括:時間性、相似性及差異性。時間性方面,可以回想或從家人口中了解一下自己在進入家庭以外的環境(如讀小學)之前展現甚麼性格特質,若那些特質在長大後仍不斷重現,便很大機會是受原生家庭影響。相似性方面,即是以相同的模式去應對類似的問題或情景,例如父母的相處模式,有可能成為自己日後與伴侶的相處模式。相異性方面,若我們在外面及家中的表現及情緒反應有一定差異,例如與同事相處時很有耐心,回家後卻容易發脾氣,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對於受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人,Jerry建議他們要「睇闊啲」,明白原生家庭只是人生的其中一部份,還有其他組成部份包括:學校、工作環境、朋友圈等等。當面對負面評價時,不應僅歸因於原生家庭,同時應反思自身的性格及行為是否出了問題,並為此承擔責任,這樣才會使人成長。此外,我們應把過去(原生家庭)與現在分開。若思想上仍在做過去的自己,用以前的眼光來看待當下的一切,那些負面影響只會不斷重現及糾纏。假設一個人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挑剔,長大後每當有人對自己有任何評價,就自然會聯想到父母,並覺得別人的批評都是無理的,聽不進去任何意見。Jerry建議我們培養對新的經驗持開放態度,避免把固有的原生家庭相處模式套用在所有情境,更不應對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抱持報復心態,若凡是與此掛勾的特質都排斥,只會令人一輩子活在陰影中。要真正處理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最終還是要有意識地把原生家庭及自己正在過的人生分開來看,可以提醒自己:「我一生存在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個我想成為的人。」若自覺無法應付這些影響,不妨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避免複製原生家庭的傷害

為人父親的Jerry提醒父母們,若自覺原生家庭對自身構成負面影響,應小心地辨識哪些特質並緊記避免帶給下一代,例如小時候家教過於嚴厲並造成很大的壓力,那當成為父母後就要竭力嘗試讓孩子擁有多點自由。此外,父母應分清楚事情的問題來自孩子還是他們自身,假設孩子在家裡周圍塗鴉,家長的內心可能會出現兩個想法,一是「要教好孩子正確的行為」,這是因孩子而有的想法;另一個是「要把牆壁清潔乾淨」,這是因自己的責任而有的想法,若然因此而打罵孩子,那顯然是因為自身的憤怒為出發點,對孩子一點正面幫助都沒有。家長應釐清容讓孩子做某些事情與否的標準,據此來調節自己的情緒與反應及管教子女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