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不是上戰場

上班,不是上戰場

香港生活節奏急促,無論在家庭、學校、工作崗位或是在社區環境當中,都受著不同類型的壓力,容易令人喘不過氣來,甚至造成情緒困擾。人力資源是社會的重要財產,很多人每天都花上一半的時間於工作上,員工的精神健康其實會直接為機構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造成生產力下降、員工工作表現欠佳、醫療福利開支上升等問題。在職場上,由壓力衍生的健康和情緒問題愈來愈多,而員工對情緒支援、社交支持、工作環境的配合等方面的需求亦相應增加。

人際是非為最常見壓力源

香港心理學會工業與組織心理學部主席杜婉韻博士指出,本港最常見的「打工仔」精神壓力源於人際關係,磨擦往往發生於上司和下屬的溝通上、與同事的相處間、或是不同團隊的合作中。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司和下屬對事情的期望會有所不同。例如老闆給予下屬工作自由度,但有時員工的工作報告卻達不到上司的要求。雙方不清晰的溝通或造成不必要的壓力,甚至構成一段拉扯的關係。而不同團隊的同事往往以自身角度出發做事,不敏感於其他部門不同的工作模式,用慣常的行事方式,套諸於他人身上,最終少不免促成誤解和不快。杜博士又指現時許多工作都極需要員工同一時間處理多項事情,甚費心神,而長期處於此狀態會對身心健康構成影響。員工很多時候不懂把工作排序,又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底線,結果處於長期積壓的環境下,身體出了狀況,如頭痛、肚瀉、手心冒汗… 情緒問題漸漸浮現,影響工作表現。

員工壓力有損公司生產力

許多「打工仔」在公司面對種種壓力,導致精神健康不佳,而不自覺逐步影響工作表現。杜博士提到有些員工會選擇性地於星期一或星期五請病假,有些會選擇九點正準時回到辦公室,有些則會只按本子辦事。僱員精神健康質素對機構造成的影響可以是有形資產的下降,亦可以是無形的損失。例如機構的醫療福利和保險開支上升,員工工作表現及整體公司生產力下降,員工缺乏對工作的主動性和投入感等等。或許這些影響於短時間內並不是顯而易見,但將會為機構帶來長期的煩惱。杜博士表示現時香港還沒有就在職人士情緒健康對機構的影響,作出有系統的統計或追蹤研究。但根據歐美的學術研究數據顯示,員工對工作的投入感和主動性,會對一公司的生產力、員工表現和員工健康產生影響。

心理學家助企業挽士氣

每間公司的管理層都希望保持健康的工作環境,以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及促進良好的工作氣氛。一群註冊的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家致力嘗試解決由人的疑難和公司制度中產生的問題,盼可善用人力資源和推動健康政策。杜博士聯同她的專業團隊會為不同類型的公司提供職場專業訓練和教育課程,向他們介紹正向心理學的元素,從心態作出改變,了解自己於工作間的選擇和掌控能力。無論你是老闆,還是普通員工,都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緒和尊重別人。例如是否每項工作都需要趕急地完成?如何適當地下放工作予下屬,來增加他們的自主性和認同感。
另外,若花一點心思於團隊建立、工作環境設計、員工體格健康等方面,都能有效提升員工的工作效能和士氣,排走辦公室內的鬱悶,舒緩緊張的工作氛圍。有些企業會與健身公司合作,於工作時間內加插運動時間;有些從辦公室休憩間著手,提供健康食品,配以簡約舒適的室內設計;有些設立戒煙獎勵金,實際地支持健康生活。老闆開通的想法,有助帶動富正能量的職場氣氛,鼓勵多讚賞和合理的批評,明白每個人的需要和尊重不同的工作態度。
雖然香港整個職場文化仍未流行關注職員精神健康的政策,但隨著企業於醫療和保險等方面的開支增加,管理層亦意識到保持員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減低工作環境壓力的需要。職場情緒健康良好,有助員工的個人成長、提升工作表現、與及培養歸屬感和滿足感,邁向健康的生活態度。

 

你可通過填寫以下問卷,了解自己的工作壓力程度:https://refresh.bokss.org.hk/burnout-test

你可通過填寫以下問卷,了解自己如何應付工作衝突:https://refresh.bokss.org.hk/conflict-management-test

 

原文摘自《愛羣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