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面對情勒不可怕 走出循環的敲詐
最近,語言學習平台多鄰國(Duolingo)突然宣佈其吉祥物——貓頭鷹 Duo 的死訊,並隨即暗示Duo 是因為等待用戶上線完成語言課程而「過世」。事件迅速引發熱議, Duolingo 也因此再度被冠以「情緒勒索鳥」的稱號。
其實,這次的「Duo 死亡事件」並非 Duolingo 單一的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行為。早在過去,平台每天推送的通知便常帶有威脅、懇求或埋怨的意味。例如,系統會倒數離線時間,強調若忽視學習,貓頭鷹 Duo 便會「生氣」。這些看似幽默風趣的提醒,實際上卻帶有情感勒索的色彩,試圖喚起用戶的內疚感與壓力,推動他們重新回到學習計劃中。
情感勒索指的是透過威脅、懇求、指責或賄賂等方式,試圖影響他人的決定或行為,從而讓對方感到不安、恐懼或內疚,以此達到操控目的。情感勒索者一步步擊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線,讓人陷入無法脫身的情緒困局。
情感勒索的常見語言
情感勒索者通過一系列帶有暗示性、挑釁性或攻擊性的語言來操控對方,例如:
「為什麼你這麼自私?」
「我之前幫過你,這次你該不會⋯⋯」
「如果你不願意做,其他人就會被你害慘了。」
「你是一個好人,你一定會幫我的,對嗎?」
勒索者會反覆利用你的弱點,喚起你的同情心、責任感或恐懼,讓你不由自主地做出對方期待的反應。
應對情感勒索三步曲
1. 暫緩反應:拖延決策,擺脫壓力
情感勒索的第一步通常是勒索者製造緊張感,再讓你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決定,導致受害者常會不假思索地回應,這就讓勒索者得逞。因此,先學會「停止」反應,關鍵是拖延決策時間。先暫緩反應,不僅能讓你擺脫情緒壓力,還能為下一步的行動爭取時間。
2. 當旁觀者:抽離情境,理性分析
成功暫緩反應後,試著讓自己抽離當刻情緒,轉換一下視覺,把自己變成事件的旁觀者。著名心理學家 Susan Forward 提出,我們可以將自己想像成在搭電梯,從混亂的情緒中升起,遠離當刻的壓力,進入更清晰的思考空間。透過觀察與反思,你可以更清楚地看清勒索者的模式。
3. 做出決定:設立界線,堅定立場
經過前兩步的思考後,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情況,決定是否滿足對方的請求。無論是接受還是拒絕,關鍵在於清楚自己願意做什麼、不願意做什麼,並且勇敢設立明確的界線。堅定的表達能讓勒索者明白你的底線,逐步減少他們對你的操控。
走出情感勒索的循環
情感勒索雖然令人不安,但並不可怕。只要你學會暫停反應、冷靜觀察及勇敢設立界線,就能逐步擺脫勒索者的控制,重新掌握自己的情緒與決策權。記住,你的需求與感受同樣重要,不應該因恐懼或內疚而委屈自己。
參考資料:
Forward, S., & Frazier, D. (1997). Emotional Blackmail. Bantam.
"What Is Emotional Blackmail? Examples & How to Deal With It" Positive Psychology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emotional-blackmail/#how-to-deal-with-emotional-black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