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好友——自我關懷三部曲
忙起來時,我們總會將心思優先放在別人身上:照顧家人、陪伴愛人和朋友、應對上司和客戶等,卻常忽略了最值得關心的那個人——自己。
不如意時,我們急於解決問題及困難,而忽視了自己的感受,埋怨自己能力不足,抱怨別人都比自己好,慢慢陷入負面情緒的旋渦。
這課程將教授「自我關懷」的基本概念,讓你在2星期內變得更積極樂觀、減少壓力及負面情緒、在逆境中更快重新振作、加深認識自己,並更能堅持作出改變(如做運動或健康飲食)。
課程介紹
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亦稱自我慈悲或自我同理心,2003年由美國心理學家Kristin Neff提出,強調有意識地照顧自己的身心需要,在困境中保持開放友善態度,安撫關心自己的能力。很多研究證實,練習自我關懷能有效減少抑鬱焦慮情緒、提升幸福感,並增強自尊和抗逆力(Resilience),是壓力大、忙碌都市人必學的健康法則。
遇到這些情況,推薦你來參加:
-
壓力力、心很累,希望安慰自己,找回內心平靜
-
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好而感到孤單
-
習慣將失敗歸咎於自己,對自己有很多批評
-
無視自己的感受,容易迷失在負面思緒裡
-
討厭自己的某些性格
你可以學到:
-
自我關懷的三大要素:覺察、明白人類的共同人性、善待自己
-
辨識和減少自我批評
-
掌握在逆境中保持內心平靜與力量的技巧
-
欣賞及肯定自己
課程大綱:
第一課:培養自我關懷的聲音
-
認識自我關懷的三大要素及好處
-
評估你的自我關懷程度
-
實踐練習:察覺及改善自我批評
第二課:自我關懷練習的潛在困難
-
探索甚麼可能阻礙你關懷自己,並學會如何克服
-
誤踩自我批評的地雷
-
實踐練習:身體掃描法
第三課:面對自己的不足
-
檢視你的性格特質
-
學習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並將其視為成長的機會
-
實踐練習:慈心靜觀呼吸法
第四課:面對困難時刻
-
學習面對及處理痛苦(身體或心理上)
-
實踐練習:自我關懷空間
第五課:欣賞自身特質與自我關懷的日常實踐
-
學習自我欣賞與感恩
-
找出培養你正面特質的背後功臣
-
實踐練習:把自我關懷融入日常生活
導師:
王敏珩(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學碩士(澳洲及新加坡),精神健康碩士(英國),擁有逾10年精神健康範疇工作經驗,曾在香港、英國、澳洲及新加坡工作